1.决定我们自身的不是过去的经历,而是我们自己赋予经历的意义。
这应该是我感觉对自己固有观念冲击最大的一点,这本书竟然否认了心理创伤学说,而我竟然在看完之后觉得有道理。
区别于弗洛伊德的原因论,阿德勒心理学是从“目的论”来看问题的,即我们每个人都是为了某种“目的”而活着。
书里有段这样的话:任何经历本身并不是成功或者失败的原因。我们并非因为自己经历中的刺激(所谓的心理创伤)而痛苦,事实上我们会从经历中发现符合自己目的的意义。
更直接的解释是:你的不幸,皆是自己选择的;人们常常下定决心“不改变”。
我也举个例子,是一则小学时看过的报道。有个小孩儿行为特别怪异,经常半夜模仿僵尸走路,嘴里念叨着奇奇怪怪的话语。这在当时的村里大家都视为“异物附身”,避而远之。
这事引起了一些心理学家的注意,经过心理咨询后发现:小孩第一次的怪异举动仅仅是看了本迷信书籍,做了噩梦。但这事之后父母亲人对他突然关注起来,让他感受到了“被关心”。之后愈发频繁的“病发”,其实只是想要达到再次被关心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较极端的行为。
虽然我们大部分人都不可能这么极端,但有时候也会因为缺乏勇气,而主动给自己设置各种障碍。
比如我小时候就经常以“内向”为名,拒绝主动去交朋友,其实是害怕不被伙伴接纳吧;还以“体弱多病”为名,拒绝去上体育课,其实就是想偷懒不锻炼。现在想来是挺傻的,浪费机遇,该反思。
2.自由就是被别人讨厌。被某人讨厌,这是你行使自由以及活得自由的证据,也是你按照自我方针生活的表现。
我们每个人,都是有“认可欲求”的。
或多或少,我们都会在意别人的视线,看着别人的脸色生活,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着。哪怕也有任性“做自己喜欢的事儿”的时候,也会在看到家人朋友失望的表情的那一瞬间,徒添很多负罪感。
总而言之就是,我们都不想被任何人讨厌。但更残酷的是,别人讨不讨厌你,根本不由你说了算。
书中举了一个例子:为了不被任何人讨厌,就需要时常看着别人的脸色并发誓忠诚于任何人。继而做不到的事情也承诺“能做到”,负不起的责任也一起包揽。
为了满足别人的期望而活以及把自己的人生托付给别人,这是一种对自己撒谎也不断对周围人撒谎的生活方式。
看过周国平写的一句话:一个真实的人,一种独特的个性,必有突出的优点和缺点,袒露在人们面前,并不加道德的伪饰,而这也正是他的道德。
其实,能真实做自己,已经是份很不容易的成就了。至于别人喜不喜欢,讨不讨厌你,那都是别人的课题,你左右不了的。
我一般发朋友圈,大概都是一些很开心的事儿或者书籍呀风景呀之类的内容。
有次一个同学说,“你怎么只发这种,虚伪!而且鸡汤!”
我愣了好久没反应过来,啊发个朋友圈而已,我做错啥了!出于好奇与愧疚,我点开了她的朋友圈。
“今天的考试好难啊!那个老师出题完全不按套路。”
“这个月的钱花完了!考验友情的时候到了!(配图是付款二维码)”。
“演技这么差演什么戏!(是条外链的分享)”。
看完我心里突然有些平静了,因为我瞄到自己早已把她的动态设为不可见。原来,我也不喜欢她发的动态哎,这份不喜欢竟然是双向的!突然释怀,被讨厌,也可以接受,只是观念不同习惯不同而已嘛。
往后我依旧按自己喜欢的方式分享朋友圈,竟然经常莫名收到微信好友的暖心“表白”。在这里说一下,很多群里的同学会觉得分享是件需要考虑很久的事,但其实,我们可能需要换一个思路:
我看到不喜欢的动态,会去屏蔽不看;那别人不喜欢我发的动态,他也有选择不看的权利。这其实是一个大家双向选择的过程,没必要考虑他会不会喜欢、会不会讨厌,你分享你觉着“有用有趣有必要”的内容,就很好了。
3.人生最大的谎言就是不活在“此时此刻”。当你急着奔向未来的时候,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了。
书中有这样一个假设:如果人生是为了到达山顶的登山,那么人生的大半时光就都是在“路上”。
也就是说,“真正的人生”始于登上山顶的时候,那之前的路程都是“临时的我”走过的“临时的人生”。
坦白讲,我看到这段话,内心非常拒绝。那万一,终其一生,都没能登顶呢,这一生就都没有意义了?这现实也太残酷了。
还好,本书还给了另外一个视角:请不要把人生理解为一条线,而要理解成点的连续。也就是说,人生是连续的刹那,而我们只能活在“此时此刻”。
这样一来,人生就像是在每一个瞬间不停旋转起舞的连续的刹那。并且,蓦然四顾时常常会惊觉“已经到这里了吗?”。
然后,当下的每一天,都有了意义。每天进步一点点也可以,解开一道数学题或者记住单词都可以。也就是要不停地跳舞。
如此,势必会有“今天能够做到的事情”。今天这一天就为此存在,而不是为遥远的将来的考试而存在。
于是,可以以平和的心态,去接纳现在的自己,去过好当下的生活,去认真而谨慎地做好现在能做好的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