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性本来就充满了自私,狭隘和利已,很少有人能做到全无私心的善良,哪怕是芳华里的刘峰,诚然,刘峰是和大家公认的老好人,但是这个面具的背后,不也隐藏着刘峰想要赢得仃仃的注意和芳心?不想却弄巧成拙,败坏了自己的名声。他的善良是有企图的,但是他没有摸清伶仃仃的为人,只想通过道德式的自我感动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伶仃仃身上。打个简单的比方,在人与人的关系中,我对你七分好,你只还给我三分,那么付出多的一方的心里必然心里不平衡,长此以往,如果遇到恰当的时机,两人必定闹翻。
如果一个人太善良,有求必应,那么别人就会当成是一种理所应该的事情,习惯之后,一旦有一天你不再热情相迎,必然会招来痛恨而不是感激,相反,如果一个人平时作恶多端,有一天突然做了一件好事,那么你会瞬间对他感恩戴德,刮目相看。
轻易得到的也是轻易失去的,轻易失去的也是不必珍惜的。
在人际交往中,一味的取悦和一味的疏离都是危险的,我们要把握一个度,既不过分亲近,也不过分冷漠,君子之交淡如水,在好的关系,也不要推心置腹,因为人心是复杂,千万不能赌上自己的一切去相信一个人,最终会输得一败涂地。凡事,给自己留几分余地。
不要试图通过对一个人好,然后控制一个人,安全感不是他人给的,而是真正的发自内心的一种从容和淡定,清楚自己的优势和劣势,有自己值得为之奋斗的事业,能够独立思考,有自己的一套处世哲学。不再人云亦云,不再羡慕嫉妒,不再用别人嘴里的标准去衡量自己,不再自卑,不再抱怨。真正把生活牢牢把控在自己的手里。
顺便想谈一下合群,以大学宿舍为例子吧,前几天在简书上看了这么一篇文章,大概意思是一个女生因为太优秀而被舍友排挤的事情。全篇充满了控诉和愤懑,有些触目惊心。大学宿舍里的关系确实比较复杂,容易出现小集体的现象,比方说宿舍里两三个人比较玩得来,平时形影不离,一起上课,吃饭,逛街,分享小秘密。
我并不是一个合群的人,但我并不反对合群,合群是人类的本性,早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成型,那时候的人本领弱小,想要获得食物生存下来,一个人的力量远远是不够的,于是大家聚集在一起,形成了部落。但是合群必然要让度一部分自己的自由给群体,有时候为了迎合群体的意志不得不压抑自己本来的想法,比方说你想出去学习,而其他人都躲在宿舍里追剧,打游戏,睡觉,你必然要纠结一番。如果你选择出去学习,虽然大家表面上风平浪静,其实内心已经开始有了嫌隙。如果你继续呆在宿舍里蹉跎时光,你心里有感到愧疚,爸妈赚钱不容易,供我上学,是让我在这打游戏,看电视剧的吗?别人的家庭关系硬,毕业后都能找到好工作,而我呢?我有玩的资本吗?如果遇到这种情况,我劝大家还是遵从自己的内心,不要每天浑浑噩噩为了合群而委屈求全。尽早从小群体中抽身而退,才是明智之举。
我大学四年并不合群,基本上都是喜欢自己吃饭,上课,学习。然而,我的人际关系并没有因此僵硬,相反,因为自身学习,工作都比较出色,大家基本上都会来找我帮忙,主动跟我套近乎,陪我吃饭,学习,我也会热情的帮助他们。不能说有求必应,只要力所能及的范围,我会尽量帮忙。我深知如果只是一味的强调自己的优秀,就会产生一种狭隘的优越感,为什么狭隘?因为你只是在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比别人出色优秀,别人身上也有我们值得学习的地方,只是全被你自己的光芒掩盖了。我们要学会分享和合作,然后让自己各方面更优秀。
一个人身上的散发的积极向上的气质是可以感染到别人的,我们根本不必刻意去合群,别人一样会主动找上我们,你若盛开,蝴蝶自来。最后还是转到善良上,每个人都应该追求善良,但是前提是,你必须有力量。
此文出自:欧亿登录,如有雷同,纯属抄袭
相关链接:我们在分离中丧失,又在分离中成长